深圳创业广场在哪里,深圳创业广场在哪里啊?

西接腾讯总部大楼,东临百度国际大厦,南靠阿里国际总部,在被一栋栋高耸入云的写字楼环抱着的深圳湾创业广场区域,人来人往,餐饮、服装、娱乐等各种业态竞放,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作为深圳市高新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湾创业广场在创建之初,就有着清晰的定位和布局,着力打造“专业孵化+创业投融资+种子交易市场”三大核心功能和“创业交流+创业展示+创业媒体+创业培训+公共加速+创业公寓”六大重点功能,肩负“产业培育、产城融合”核心使命,在规划设计上,依托深圳高新区、后海总部经济区和虚拟大学园的产业背景,巧妙利用街区现有特色空间,倾力打造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的主题街区,为培养一批内生性创新企业为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市场运行的要素需要有物理空间来发生碰撞、磨合和交易,唯有这样才能形成集聚效应,进而孵化器、创客、创业者会不断地集中、汇聚,经必要的引导,最终演化出新的东西来。”深圳湾创业广场有关人员表示。正是产城融合、一体规划,高度聚合了各种市场要素,吸引创业团队、创新人才、投资机构源源不断而来,造就了今天深圳湾创业广场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目前,广场已引入联想之星、京东JD+、硅谷创业者学院Founder Institute、创业邦、天使汇、分享投资、源头创新孵化器、同心创投等3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构建集早期办公、投融资对接、团队融合、媒体资讯、创业培训等于一体的全方位创业生态体系。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人们不禁疑问,新兴产业的空间资源在哪里?事实上,支撑深圳产业再出发的背后,正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要素集约高效,成为深圳化解瓶颈、破茧成蝶的一把利剑。面对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升级两大命题,深圳已经驶入“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轨道。华强北商圈的转型变迁,可谓是深圳“强产业、兴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21世纪初,响名中国经济市场的“电子第一街”可谓如日中天,而在历经了无数繁荣与低谷后,这条曾代表中国电子行业“风向标”的商街也在变数中不断蜕变求生。变与不变当中,是华强北一直坚持“产在城中、城中有产”的理念。2017年1月,因地铁施工封闭四年后的华强北重新复街,拥有4条地铁线路的华强北以全新面貌示人。近两年以来,通过打造低成本产业空间,引入众创空间,华强北的业态从过去较为单一的电子配套市场转型成电子市场为主的综合商业街区。

“强产业、兴城市,产城融合,一方面,城市是基础,为产业提供发展空间,为产业经济提供载体;另一方面,产业又形成保障,驱动着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从而达到产业、城市、人三者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和谐生态模式。深圳在做规划设计上,都是产业在前,先做产业规划,再做空间规划。”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卫东表示。

据介绍,深圳是国内首个引入“城市更新”理念的城市。十多年来,深圳城市更新经历了“探索-发展-变革”三个阶段,从传统的“旧城改造”迈向高层次的“产城融合”,积累了很多好经验。深圳建立科学、精准的政府调控体系,实施“强区放权”,将大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审批职权由市级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下放至各区,负责完善城市更新的技术体系;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次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等。同时,打造城市更新样本,助推“产城融合”,产业规划做在前,片区规划围绕产业规划做文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坚持“产城融合、对人负责”的理念,将保障公共利益置于突出位置,明确“保证公共利益用地优先落实”的政策要求,鼓励在更新项目中增加公共绿地、开放空间等,坚持以“量”换“地”、减“量”换“地”原则,将公共利益用地与更新项目实行“捆绑”,强化公共利益用地的空间统筹。如今,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山厦工业区等地成为深圳“产城融合”典范,市场主体也从只有本地企业和银行参与,逐步拓展到全国企业大举进入,各类金融机构全面参与,既增加了建设用地供应,又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在深圳,一座座产业园区,既是高效便捷的发展空间,也是温馨舒适的生活家园。深圳市政府坚持“产业在先、产城融合”的超前规划布局,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和动能,形成叠加效应,不仅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而且促使新兴产业不断冒出来,尤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摁下了“加速键”,使新兴产业呈现集约成长、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深圳GDP构成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8%;在深圳服务业中,高端服务业占70%。

“深圳的‘产业规划在先、多规合一’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前,我市要坚持强产兴城双轮驱动,做实‘五在石狮’文章,在推进‘5510’项目的十大园区规划中,先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市学习团认为,石狮要对标深圳的先进理念,加快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产业规划引领,让产业、科创载体融入城市建设当中,针对不同区域实际,解决城市功能不完善、配套不到位、生活不便利等问题,提升资源效率、拓展发展空间、改善城市面貌,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要特别注重高新区、10个小微产业园区的载体功能设计,为小微企业和广大创客提供更加友善的产业孵化环境,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成长的生态,让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石。

(记者 许小雄)

来源:石狮日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1@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o.com/2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