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加人异常无法显示怎么办?微信加人异常无法显示怎么办呢?

——增强防范意识,改掉不良习惯,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于海琳通讯员王亮亮李杰

春节临近,在许多市民准备年货、迎接新年到来的同时,不法分子也会趁着大家放松警惕的时候,利用各种诈骗手法,骗取钱财,让人防不胜防。

“孙子”来电话求助,奶奶险些上当受骗

家住德城区十三局宿舍的乔女士近日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对方冒充自己的孙子,声称自己因醉酒打架被派出所拘留,十分急切地需要乔女士出钱“赎人”。

“晚上7点左右打来的电话,一张口就说自己是‘帅帅’,还问我身体怎么样、爷爷休息了吗,话里话外都对家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乔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孙子平时工作比较忙,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了,所以这个电话起初并没有引起她的怀疑。

“奶奶,我晚上跟朋友聚餐的时候,和其他桌的人打起来了,现在在派出所呢,你别告诉我爸妈,不然我又要挨骂了。警察说像我们这种醉酒斗殴,性质比较恶劣,要拘留一段时间……”因为对方说的话越来越多,乔女士开始对“孙子”的声音产生了怀疑。

“我最近感冒了,刚才打架的时候嘴又被打伤了,所以说话比较费力。”听到对方这样说,乔女士的心里只剩下满满的心疼了。对方反复叮嘱她不要将此事告诉别人,并尽快筹集“保证金”,不然只能在派出所里过年了。

为了弥补“孙子”犯的错误,尽快让他回家,乔女士赶紧拿出家里的银行卡和现金,准备去银行汇款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还好刚出家门,乔女士就碰上了前来送年货的儿子一家,双方交谈后,证实了来电中的“孙子”其实是骗子,避免了上当受骗。

德州市反电诈中心民警王亮亮表示,此类诈骗方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边,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取得联系方式,冒充受害人的熟人,以关怀式的聊天方式拉近与受害人之间的距离,获取初步信任。“等受害人放下戒备,诈骗分子就会利用‘隔代亲’的情感特点,以‘出事故’‘被警方拘留’等紧急事件为由,假装焦急,勾起受害人担心的情绪,让受害人信以为真。”

准确说出你姓名的人也有可能是“骗子”

德城区的张女士近期也遇到了电信诈骗,但与在电话中冒充亲人的方式不同,张女士则是收到了来自“好友”的问候短信。“XX,我没有搜到你的微信号,请加1505733XXXX。”

因为张女士刚从沿街门市买了一些过年用的年货,认为可能是店老板想多拉点生意,所以加个微信方便联络。“平时买东西的时候,销售人员都会让我们留下姓名和手机号,表示以后有优惠活动会及时联系,所以我收到类似短信和好友申请时,都不会想太多。”

回到家的张女士复制了短信中的手机号,在微信上搜索后提示“被搜账号状态异常,无法显示”。此时张女士才反应过来自己遇到了电信诈骗。

王亮亮表示,一些受害者因为感觉对方能够直呼自己的名字,碍于情面就通过了好友申请,然后就被莫名其妙地拉到一些群里,有的被拉入集资炒股群,有的刚从购物网站下单就接到“快递员”的添加好友请求,甚至有些是当面要求添加好友,但最终都是一场骗局。

“我们有个‘三不一多’的口诀:陌生电话不轻信、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王亮亮建议,加微信好友时最好是当面通过,如果不是当面通过,也要在加好友前确认好对方的身份。如果不想对方过多了解自己的朋友圈状态,可以在设置朋友圈和视频动态权限里勾选“不让他/她看我”。

此外,如果被骗了钱财,一定要保留好证据、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等,并及时报警,构成刑事案件的,由警方来立案侦查。

使用手机的不良习惯会让诈骗分子趁虚而入

2021年,德州市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分别为杀猪盘投资理财类诈骗、网络贷款类诈骗、兼职刷单类诈骗和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造成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原因,主要为个人信息的泄露;群众有防骗知识,但识骗能力有待提高;诈骗分子职业化、团伙化、精准化诈骗。

同时,很多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不良习惯也会让诈骗分子趁虚而入。“不少市民在使用手机时为了图省事,不设置手机密保和支付密码,这样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王亮亮表示,很多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会选择在浏览器内下单,虽然只有移动购物渠道的细微差别,但很有可能会导致用户的资金被盗刷。

“在浏览器购物容易出现钓鱼网站,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病毒、钓鱼网站等非法手段获取消费者的信息,再加上支付过程的极度简化,更容易对消费者的财产造成威胁。”王亮亮指出,针对浏览器或其他App出现的打折促销广告二维码,消费者要谨慎扫码。

虽然市民的防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诈骗分子不断翻新花样,有时一个电话就可能骗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个假冒网站就可能将市民的存款席卷而空,让人防不胜防。

“使用手机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安装软件,不要频繁刷机;通过定制银行短信服务和对账邮件,及时获得银行登录、余额变动、账户设置等信息提醒,像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平时不常用App的余额支付和移动支付功能,也应选择关闭服务,并取消‘记住用户名’‘十天内自动登录’等。”王亮亮强调,市民在使用手机时,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准确填写信息并完成实名认证,启动“来电预警”功能,有效抵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1@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o.com/1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