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7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村里来了个墙绘师》的报道。
“刘小备,你什么时候有空来我家画画?”
“刘小备,墙准备好啦,快来画画呀!”
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有一位“95后”公益墙绘师颇受村民欢迎。
他叫刘志诚,网名“刘小备”。近日,他在多个村子里画了20多幅不同主题的墙绘,给村庄增添了斑斓色彩,其创作墙绘的短视频作品也在B站等平台热传,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这位年轻的墙绘师,有着励志的成长经历。从退学到四处学画,从游历大半个中国到回归家乡,从成为“宝藏UP主”到跟村民打成一片,刘志诚写就了精彩的青春故事,用画笔点亮乡村美丽图景。
村里来了个“95后”墙绘师
蓝天白云下,三川镇翠湖村,万亩荷塘绿意盎然,一排排灰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微风拂过白色衣襟,刘志诚正坐在铁架高台上,挥舞手中的画笔,为一幅名为“荷塘戏鱼”的墙绘做最后的收尾。
路过的村民好奇张望,放学的孩子在一边围观。“过去,村里墙上要么啥也没有,要么就是标语广告,从没见过这样的画。”翠湖村村民张香笑着说,这几天刘志诚每天都在这里画画,“好看得很!我家的墙也想让他画”。
“咔嚓!”完成这幅“荷塘戏鱼”的墙绘创作后,刘志诚同往常一样,跟房主拍了一张合影。老人、小孩与身后的画、近处的树、远处的青山绿水交织在一起,定格下一幅美好而有爱的画面,也让网友纷纷刷起了“太美了”“绿水青山”“山水如画”等弹幕。
去年开始,刘志诚回到老家,为村里的墙面做公益绘画改造,经常一画就是十几个小时。大鱼海棠、拂袖的嫦娥、憨态可掬的熊猫……村里的墙上,一幅幅画作栩栩如生,让原本单调的村子多了绚烂的颜色和艺术的气息。
刘志诚画画的灵感源于生活和自然。两只长颈鹿,一只探脑袋,一只仰头“吃”旁边树上的叶子,这是他回村后的第一幅墙绘。细看会发现,“仰头那只长颈鹿,吃的叶子并不是画上的,而是门前这棵树的树叶”。在刘志诚看来,画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才更有意趣。
不远处另一户人家的墙上,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引来许多村民围观。原来,这面墙前恰好有一棵树,起初有村民建议把树砍掉再画,但为了保护自然原生态,刘志诚在树后画了一棵更大的树,使现实的树自然融入画中。这样别出心裁的创作让许多村民眼前一亮,对墙绘艺术也逐渐认同。
“刘小备,你什么时候再来给我家画画?”今年90多岁的王如莲老人,有一面墙是刘志诚画的“大鱼海棠”,老人特别喜欢,希望他还能来家里多画几幅。
现在,越来越多村民愿意让刘志诚在自家墙上作画,他跟村民的关系也更加亲近。“许多人拿着自己喜欢的图问我能不能画,有的时候,画还没画几笔,我就先被热心村民送来的水果零食‘投喂’饱了。”刘志诚笑着说。
很难想象,现在这么受欢迎的他,曾经不被一些村民接受和理解,甚至有人将他的画粉刷掉,投诉他影响村容村貌。
这让刘志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说,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画的画被刷掉,一开始很难过、很委屈,但转过头来一想,“借别人家的墙,做自己热爱的事,当然要被大家接受并喜爱,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如今,对刘志诚来说,画画是与村民共同创作的过程。“画之前,我都会跟村民商量画什么、怎么画,画画过程中也会不断交流。”刘志诚说,村民也有自己的审美,有时会对作品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还能激发他的灵感。
不仅如此,这些墙绘也让村里的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刘小备叔叔,你什么时候来教我画画呀?”今年六一儿童节,刘志诚来到丽江市程海镇兴义村美莲幼儿园,把孙悟空、哪吒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画上墙,孩子们也拿起画笔,跟他一起完成这幅作品。“我希望通过画画,给村里的孩子种下一颗关于艺术和梦想的种子。”刘志诚说。
一次,一个村里的小男孩跑来看他画画并对刘志诚说:“报兴趣小组,我要报画画。”这样一句话感动了众多B站网友:“如果我是山里的小孩子,见过这个场景,一定会在心里埋下种子,无论是画画还是远方,都是值得期待的。”
两个月的“修炼”
刘志诚从小在农村长大,走上绘画之路,源自一次大胆的决定。
2014年,刘志诚考入一所大专院校的动漫设计专业。没多久,在一番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退学,只为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追求自由的生活状态”。
退学后,刘志诚四处打工,努力寻求新的专业行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3D立体绘画艺术家齐兴华的作品,很受震撼,内心燃起学画的激情。此后,他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关于3D立体绘画、墙体绘画的知识,越看越痴迷。“室外绘画作品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很酷。”刘志诚说。
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画画技术。经朋友介绍,他得知河南安阳有一所墙绘专业培训学校。打工大半年后,他积攒了一万元学费,只身前往安阳市求师拜艺。
学习绘画初期,刘志诚只是学素描,画简单的卡通、风景、静物。基本功有所提升后,老师给他安排了一个画游戏封面宣传画的任务,由于画面元素复杂,他画了又改、改了又画,一遍又一遍涂涂抹抹,老师并没有过多干涉和指导,只在关键之处提出意见,剩余全靠他自己领悟、摸索。
刘志诚说,他一度想要放弃,连续几天在宿舍一躺不起,直到有一天,老师劝导他说:“既然大老远跑来学习,就该学出点名堂,不能空手回去。”这句话一下子激发了他的斗志,他重新拿起画笔,一笔接着一笔画,耗时两个月,终于画完整幅画。
“这两个月是我最痛苦、最煎熬的两个月。”刘志诚说,但正是这两个月的“修炼”,让他的绘画技法得到很大提升,内心笃定了对绘画的追求。
三个月后,刘志诚开始实习,为一些企业、街道、乡村画画。一开始,每天只有150元工资,后来他越画越快、越画越规整,工资涨到了每天300元,成为10多个实习生中的佼佼者。
“当时每天只能吃馒头、咸菜,还要顶着炎炎烈日,从早画到晚,甚至夜里两三点还在画。”刘志诚说,这在外人看来很辛苦的活,他却乐在其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内心很充实”。
墙体绘画比纸上绘画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面对高高的墙面,举着长刷子画一整天,是个体力活。”刘志诚说,墙面干燥、凹凸不平增加了绘画的难度,画了一大半又刷掉重新画的情况时常发生。
2015年下半年,刘志诚学成结业,开始前往重庆、四川、广东、湖南等多个省市画画,完成了从学徒到画师的转变。如今,他已经在全国多地画了上百幅画,其中有40多幅在村里,还通过视频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能结合自己的专长做喜欢的事,让村庄更美丽,又能给乡亲们带去欢乐,简直太棒了!”有网友如是说。通过把热爱化为动力、把兴趣打造成职业,刘志诚回乡画画的尝试也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认同,吸引着他们共同关注美丽乡村建设。
回顾艰辛的学画经历,刘志诚甘之如饴。“退学、画画,都是我遵从内心的选择。”刘志诚说,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不妨大胆一些。
在乡村播撒下艺术的种子
“把绘画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记录下来,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这几年,刘志诚在B站等平台发布了不少绘画作品,吸引50多万粉丝,获得230多万点赞和数千万播放量。
他的短视频不仅记录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还会展现与作品有关的乡土风貌、人文风情。“绘画作品的表达力是有局限性的,我希望通过拍摄绘画作品,融合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让更多人看到艺术背后的生活。”刘志诚说,作为新生代画师,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把创作融入大众生活,在广袤的乡村、火热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广阔乡村大有作为。刘志诚的这份感悟通过绘画和B站等平台,传递给了更多年轻人,有关于“三农”和乡村振兴的话题时常在评论区被热切讨论。
“今后我要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公益绘画上,在乡村播撒下艺术的种子。”刘志诚说,很多乡村都有墙绘的需求,需要艺术的熏陶和滋养,他愿意去更多的村庄免费画画,用自己的画笔为美丽乡村建设添彩增色。
如果说网络让刘志诚获得赞誉,那么乡土则让他沉静下来。“回到家乡,我找到更多创作灵感。”刘志诚说,家乡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都是他创作的源泉和素材。今后,他会创作更多有关民族、历史、自然的作品,提升绘画作品的内涵和境界。
“感谢这个时代,让我这样的小人物也有大舞台,得以施展才华,为社会创造美。”他说。(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feno.com/11716.html